通信展厅换新貌 科普教育谱新篇

发布时间:2010-09-19浏览次数:34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档案馆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干实事、挑重担,创新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谱写我校对内对外科普教育新的历史。
       一、改造通信展览馆门头
       我校通信展览馆作为学生认知实习和对外交流的展示窗口和宣传阵地,一直积极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为使通信展览馆外观更醒目亮丽、展板内容更具有时代特色,我馆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在调动全馆人员认真调研、积极谋划基础上,对通信展览馆进行二期改造, 历时3个月。目前,通信展览馆整体风貌焕然一新,门头采用“电信蓝”搭配银色金属大字,主题鲜明、简约大方,展厅内部分展板已更新至最新内容。
      二、关注和参与各项科普活动
     (一)认真安排我校学生的认知实习。聘请通信专业老师进行讲解指导,使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通信知识与展厅实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理解通信的理念。由于学生作息时间安排与我馆日常接待时间有冲突,我馆党员干部主动协调、率先带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完成任务,上学期共接待认知实习学生4000余人次,
     (二)为提升通信展览馆知名度,同时为社会科普教育作贡献,我馆党员干部发挥创新性思维,首次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1、主动与《金陵晚报》的“看大学、逛博物馆”活动组合作,提供活动场地并积极策划准备,撰写科普版的讲解稿,突击培训讲解员,接待了首批中小学生——中央路小学五年级学生70余人。小朋友们在参观过程中非常兴奋,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通信的科普知识,对未来生活科技生活充满了憧憬。对于此次活动,金陵晚报共进行了2天的报道,并专门介绍了我馆的珍贵实物与科研产品,极大的提升了我校通信展览馆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与栖霞区政府共建栖霞区科普教育基地。栖霞区政府将不定期组织本区中小学生到我校通信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课外实践、科普教育等活动。基地的建立丰富了中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了中小学生科学意识,同时也为我馆普及通信常识、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
     3、我馆还积极配合南京市关工委工作,接待关工委组织的南京市150余名贫困学生来我校参观学习。
 
                                                                                         图书馆、档案馆党总支部供稿